BLOG

 

這裡是股權投資的相關資訊情報,歡迎一起學習成長

HOMEJOIN US

我們都知道今天的現代社會,金融業是百業的上游,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環境中,金融業幾乎能呼風喚雨,也因此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最後大多會接觸金融業。

新加坡便是亞洲金融業人才興盛的代表,只有深入瞭解金融業,才能深度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和被控制的。我們總會看到各種獨角獸或優秀的企業在美國上市,承銷機構都是平時我們高不可攀的投行,比如高盛、Morgan Stanley等。投行是金融業內的巨擘,是一個只有快登天的企業才能在天上看到的無形大手。

當然天上的這些投行也有競爭,但神仙打架,凡人哪裡看得出門道。投行之間的競爭比的不是誰財力雄厚,因為錢大家都有,投行競爭的核心能力就是能「改變限制條件」意思是能突破限制條件,制定新遊戲規則的能力,或顛覆現有社會秩序等等的能力都是改變限制條件。一級市場與股市的限制條件不同,股權階段沒有股票的漲跌,所以不會自由落體,這就是本身的限制條件。

高盛前陣子因為往來對象發生了一些醜聞,為什麼只說是醜聞,因為高盛壓根子沒事,這個事件的主角劉特佐就是運用改變限制條件的能力獲取了數十億美元,因此被寫成了一本「鯨吞億萬」的書。他的手法就是改變限制條件的曝光案例,如果不是因為豬隊友貪汙腐敗導致大量的人要追查,根本也不會有人發現劉特佐是如何物換星移,劉特佐還因此獲得某國家的政治保護,現在根本找不到人,只要沒有貪污嚴重的豬隊友,這些事情也不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事實上這樣的事件每天都在資本市場上發生,比如巴菲特,巴菲特用保險公司大量吸收超低成本的資金四處玩併購,遇到金融危機還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收購資產,這是典型的巴菲特投資策略。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不然人人都是巴菲特了!巴菲特用了非常多的關係跟資源改變了限制條件,並且成為了世界知名的資本家,也有很多的評論批評巴菲特靠的就是內線消息跟政商關係,至少人家數十年不走偏,而且有足夠的商業知識跟金融知識可以改變限制條件。

併購是改變限制條件的一種方式,但執行併購所需要準備的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還要多,併購要懂各種不同的商業知識,要會管理要會經營要會賺錢,其中的門道不只是砸錢而已。不然您說,我們這輩子能認識多少懂併購而且會做併購的人呢?

試想,我們想要買下的生意必定是賺錢的,但人家已經在賺錢,而且營運跟發展也在自己的軌道上,為什麼要被併購?這個問題同樣是一個限制條件,能夠打破這樣的限制條件,買進賺錢的生意,這正是巴菲特厲害的地方,這也直接證明,資本市場玩的是資源配置的能力,因為只有資源配置的好,人家才會接受併購條件。資源配置的好,能很大程度的「改變限制條件」為大家創造財富,這也是資源整合的最大目的!

#投行 #高盛 #巴菲特 #併購 #賺錢

想了解更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