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把自己當金子,而是種子
Netflix公司招聘有一條非常經典的原則:我們只招成年人。什麼是成年人?就是不需要哄著。給定了目標,自己想辦法拆解、推進、交付結果。成年人,心中只有目標,成熟而單純。如果需要別人像父母一樣哄著你才能幹活,這不是成年人,這是長不大的巨嬰。...

沒有低谷,哪有高峰
我們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和磨難,雖然這些挫折可能會帶給我們生活上或是精神上的打擊,但我們也能從這些困難的挑戰中得到更多新的啟發跟智慧。 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被踢出自己創立的公司,但賈伯斯曾在無數的公開場合說到:「他所學到最好的教訓是在最低潮的歲月和時光所吸取的教訓。」回過頭來看,其實跌倒沒有那麼可怕,只要能從跌倒的過程中吸取教訓、總結並累積經驗,也許下一步就是成功的開始。跌倒了爬起來就好,每一個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的故事都是後代的榜樣,那些半途而廢的故事從來都沒有被留傳下來。...

擁抱不確定性才能擁有未來
多數人們都不喜歡不確定性,大多都希望能擁抱確定,但要從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確定,重回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時代,卻需要我們有一個長期主義的思維邏輯去擁抱不確定性。後新冠時代的標誌,就是要適應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人們必須培養出一種「風險素養」。 學會從不確定性中茁壯成長會讓人更願意去冒險,而冒險會讓人更加適應不確定性,過去所有的歷史都為我們證明,只有在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中人類才會有更好的成長跟表現,也會有更多的創意跟潛能被發展出來。從公共的、全球的和長遠的視角去看待當下的處境和自身利益,也能讓我們更好去應對當下和未來的風險。...

把疫情危機當成試金石,危機中的轉機
「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這是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同時也是非常多投資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原意是「當股市大漲的時候,每檔股票看起來都是優質的好股票,但是當行情蕭條時,能表現好的股票卻是寥寥可數。因此,在景氣不好時,能有好表現的,才是真正能經得起考驗的好公司。」從這一句話中我們能夠知道,如果退潮了還有好的表現,那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好公司。...

沒有百戰百勝的人,只有百折不撓的心理
「商場如戰場」是一句歷久不衰的名言,古代兵法的學問甚至可以用在現代商業市場上,由此可見現代商業市場的高度競爭與瞬息萬變,但也表示提早規劃跟佈局可以增加商場上的勝率。...

身為投資人,如何找對「人」?
投資這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優秀的「人」,無論是產品研發、技術研發、夜市擺攤、成立商號、開辦公司、合夥經營或單純入股,無論什麼樣的投資市場上,找到那個優秀的「人」很重要。 「最聰明的投資人,就是把錢給最優秀的人去發揮,其他都是次要的。」 但非常優秀且已經成功的「人」為什麼要讓我們投資?因此找到還沒有成功,但很優秀的「人」,才是投資成功的要點。那麼,優秀的創業者或稱企業家,有什麼不同的特質? 一、心態:所有的創業者一定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執著並不是固執,心態是執著的,思維卻很靈活,性格簡單,但腦子聰明。...

猶太精神(終)
「葡萄長的越豐碩,就越低下頭。同樣的,越有智慧的人,便越懂得謙虛。」-塔木德。 風險並不單純來自於知識含量的多寡,真正危險的是潛藏在你內心,你卻沒有發現的「情緒」。猶太人不單單只是大量的追求知識,他們同時也追求更多的「智慧」。知識很重要,但知識是用來磨練智慧的。知識是各種資訊的組合,是不同理論跟邏輯的結晶。...

猶太精神(二)
投資市場中的巨大財富核心邏輯是由兩個要素構成,第一,有勇氣且有智慧的把握機會,賺錢人人都有機會,但發大財是小概率事件,不然人人都是富翁了。第二,用良好的心態與正確的觀念持續,因為只有持續,才能把小概率的事件變成大概率的機會。 從第一點來看,把握機會這件事情確實很重要,我們現在的累積,都取決於我們過去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是機會,端看我們怎麼下決定。我們根據典籍跟猶太聖經「塔木德」可以發現,猶太人對於機會的選擇,往往不關注風險,而是選擇價值最大的,然後再來用智慧降低風險。...

猶太精神(一)
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不到全球人口的千分之三,卻佔據了全球富豪榜一半名額,是什麼樣的智慧,讓猶太人擁有這樣的非凡成就? 在接觸了這麼多投資理財跟經商之道的知識後,再回過頭來閱讀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突然有了更多的感悟,這些感悟讓我發現,過去用猶太智慧跟方法帶來的成果,不單純的只是方法跟知識,也不是知識或是智慧,而是一種「精神」。...

知識改變命運?
追求人生更高成就的過程中,有一句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話,「知識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為一本《知識改變命運》的書籍中寫了一段序,序的結尾說:「知識是推動發展的最重要工具,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阿啾非常認同這段話,因為自己本身就是靠知識翻身的案例,過去的年代網路並不發達,在網路發達的時候李嘉誠早就已經成為首富。現在的網路時代是資訊量爆炸的時代,知識幾乎隨處可得,我們每天攜帶在身上的手機,可能就囊括了全世界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