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這裡是股權投資的相關資訊情報,歡迎一起學習成長

HOMEJOIN US

講到股神,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巴菲特,巴菲特在業內有另外一個美稱「奧哈瑪的先知」
這位被稱為股神又被稱為先知的投資人,到底跟我們一般投資人有什麼不同?
我們整理了大量有關於巴菲特的投資資訊、數據並且篩選,要來跟大家一起探討如何成為「股神」或「先知」。

一、巴菲特的早年經歷

巴菲特因為家庭的因素,所以非常早就接觸了投資,年輕時是就讀商學院的,並且取的商業管理學位,後來在班傑明.葛拉漢任教的哥倫比亞商學院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21歲畢業後在爸爸的公司銷售投資產品;24歲擔任證券分析師;26歲創立了自己的合夥公司,巴菲特僅出資100美元,剩餘的由其他合夥人共投入10500美元(以今天的價值來看約100萬美元),然後巴菲特就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在「經營公司」上,期間成立了「數個合夥事業」。巴菲特在40歲前確實完全奉行其導師葛拉漢教導的「價值投資」,也就是買進價格低於價值的投資方式,並且有很多的「套利交易方式」,比如買進公司大量部位,用一些手法「改變或影響公司」等等(第三段要點)
與現代的巴菲特有很大的差異,現在的巴菲特更靈活了,現在流傳的價值投資版本已經太多了,而巴菲特用的價值投資跟坊間的價值投資有很大差異,這邊就不贅述。

巴菲特在1962年也就是32歲那年,把當時的10萬多美元變成了700多萬美元,並且把數個合夥事業重組合併,同時為自己賺進了100萬美元。同年,巴菲特的合夥公司開始買進波克夏的股權(下段要點)那麼為什麼當時已經這麼成功的合夥公司巴菲特後來要把它解散呢?
其原因有三:

1.巴菲特認為黃金十年已過,經濟高速成長的過去無法被複製。
2.便宜的價格已經消失,原本的投資方法(葛拉漢的價值投資)已經很難運用,與第一點相關連。
3.為了嘗試新的投資策略。

公司在解散前巴菲特的身價來到2500萬美元,公司價值超過1億美元,就如前面三個原因所述,巴菲特選擇終止了合夥公司,至此,聰明的投資朋友們您們有發現了些什麼嗎?

巴菲特非常早接觸投資,並且取得商業管理學士跟經濟學碩士的學位,這些資料證明巴菲特的商業知識跟商業邏輯基礎遠遠超過一般投資人,投資屬於商業的一環,不了解商業就不能完全了解投資。但巴菲特同時具備了足夠的商業知識以及金融知識,且不單單是理論,巴菲特的早年經歷也讓他累積了實際的商業經驗跟投資經驗。他做過銷售、經營過公司、經營過合夥事業、買進賣出過公司股權、實際參與過不同公司的經營管理層面,而且還知道如何重組事業體,所以投資勝率非常高,關鍵在於「他更了解什麼是商業」,且因此獲益無窮。

二、全球最大的控股之一

巴菲特在解散前跟他的合夥公司買了波克夏的股權,當時交易的價格在7~15美元以內,當時巴菲特跟他最重要的事業夥伴查理.蒙格,都認為這是「最失敗的併購案」,但如今波克夏的股票每股為數十萬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事實上,波克夏只有「不到30%的資金在股票上」,媒體都只有關注他的選股能力,但卻忽略了各種投資企業的「資本運用」以及「資產配置」能力。偏偏這才是「巴菲特真正致富的秘訣」,他藉此收購了各行各業無數的公司。

舉例:
Nebraska Furniture Mart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家具公司,波克夏也近乎持股100%。
See’s Candies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糖果公司,主管年薪上看數百萬美金,波克夏也是近乎持股100%。

這些公司都沒有股票代碼,但都是波克夏的金雞母,如果大家有興趣,還可以找到非常多,但巴菲特每家都參與管理嗎?

不,他買下的每一家企業都會直接把團隊留下來,並且極少參與內部的事情,唯一參與的就是提供更多相關資源給公司幫助他們發展
這些公司都不是巴菲特創立的,但最後多半屬於波克夏,原因在於巴菲特非常善於併購,他專注在具有持久性的優質企業身上,用普通的價格買進很好的企業,波克夏最令人矚目的事蹟就是「傾向買下整間公司」,而「不是公開股票市場」的交易。

1987年巴菲特的股東信是阿啾最推薦大家看的,這封信提到了巴菲特還做了些什麼投資
事實證明,巴菲特獲取的成就不是買賣股票,而是買下整間公司,這是一般投資人難以企及的,跟他買公司的頻率比較起來,巴菲特本人也幾乎不買房地產。近年連超人李嘉誠、靠房地產致富的富豪王建林都不建議持有自住以外的房地產,巴菲特買最多的就是房地產仲介公司跟地產產業鏈相關的公司,這也是巴菲特跟華人投資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試想巴菲特的身價要買房會困難嗎?一點也不!
靠買房要接近巴菲特的身價可能嗎?一點也不!
併購了幾家公司或是買下大量的特別股或中、長期債券這才是「波克夏真正的營利模式」

三、建立在商業知識上的資本運用

2007年金融風暴高盛股價大跌至115美元,如果是一般投資人,這已經是最好的買點。但巴菲特不是一般投資人,他向高盛投資了50億美元。

1.他取得了5000萬股的「優先股」,如果高盛破產,他將獲得優先清算權。也就是他虧錢的機率幾乎等於零,而且他是用每股100美元買進,已經獲得很大折扣。

2.他免費獲得4300萬張的認股權證,可以以115美元的價格購買,意思是高盛的價格被鎖定在115美元,那怕股價漲回150美元或更高,巴菲特都可以用115美元買進然後直接套利。

3.高盛每年要付五億美元的利息給波克夏,也就是一年10%的利息,兩年後,高盛以溢價10%的價格回購了當時巴菲特以50億美元買的優先股。

以為只有這樣嗎?

4300萬張的免費認股權證,當時買進的價格是115美元,後來獲利20億美元。一次危機入市投資50億美元,獲利總和超過30億美元,利潤超過50%。現在投資朋友知道為什麼波克夏可以維持這麼高的年報酬了嗎?巴菲特了解商業且也經營公司,因此他了解何時有最好的談判條件,並且知道如何運用談判籌碼,他用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完成了交易,而這樣的交易條件在平時根本不會出現。但同樣的,金融風暴時期要做到危機入市,一般投資人很難克服心理恐懼做出決定。

巴菲特說:「他人貪婪時恐懼,他人恐懼時貪婪」簡單的一句話看起來很容易,但多數投資人忽略了巴菲特的不公平優勢,他能夠改變限制條件,而不是單純的看到價格低就買進,這是一般投資人難以做到的。
阿啾過去研究這些的原因是因為阿啾很常說:要有錢要跟有錢人,學看到這邊,大家知道要如何成為「股神」或是「先知」了嗎?阿啾從學投資開始看過最多的就是股神巴菲特,也因此印象深刻。但幾年前開始深入研究巴菲特的投資時發現,原來背後有很多細節是過往很難發現的。坊間確實有很多學習投資方式的課程,阿啾覺得這些都很好,我自己也上過很多。

但阿啾相信,本月份專題分享的歷史故事,已經可以讓大家分析判斷出巴菲特是如何做到的了。而這一切一點都不複雜,只需要累積知識含量,就算不是首富也可以過的很富足,剩下的只是我們要不要選擇朝這條路前進而已。

#巴菲特 #股神 #波克夏 #投資

想了解更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