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巴菲特5/25目標清單二分法列出25個目標,然後選出5個最重要的其他的20個完全不該去在意或不應該花費時間在上面,因為那是阻礙我們成功完成5個重要目標的20件事情。
這是減法的藝術雖然這是違背我們人性的法則但不改變自己如何能走進成功者的行列呢?猶太人的智富聖經《塔木德》一書中寫到「成功沒有捷徑可以走,但是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的把自己變成了多頭馬車。多頭馬車的結果大家都非常清楚不只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總是沒有最好的結果。哈佛的邏輯思維課中裡面也強調了減的藝術這也證明能夠與眾不同的人或是成功者都是懂減法的人偶有一些投資朋友會很直接的問我們投資這麼多不同的產業我們怎麼應付的來?我們總是回答:「我們專注在資本運作中,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來。」這也正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巴菲特投資公司後根本不管理公司,他留下原本的經營團隊,並提供額外資源,然後將財務併入總公司接著等待獲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減去了不擅長卻想做的事情,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試問有多少人能夠買下一間公司之後能夠完全不下去管理它?這便是「減的藝術,也是投資投人的藝術」。
這也是巴菲特的成功之處,他克服了人性,減去不必要的在乎情緒,這甚至沒有多少投資機構能夠做的到也因此巴菲特透過了投資成為首富。如果今天一個企業家已經能夠白手起家把十萬變成三、五千萬甚至更高。這不足以證明他的能力跟專業嗎?若專注在其他更多的細節上面,我們可能會失去原本的焦點,不是說細節不重要,而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只有幾個關鍵。
「他是不是一個會成功的企業家?」
「他是不是一個值得我們交朋友的人?」
「他是不是一個理念與我們相近的人?」
「他是不是一個能堅持五年以上的企業家?」
「他是不是一個願意跟團隊分享成果的人?」這五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很多細節,細節多到可以讓大多數人因此止步。阿啾最近正在讀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著作-《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2005年羅伯特.艾格接任了華特迪士尼的執行長十五年後的今天,迪士尼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旗下包含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和二十一世紀福斯這個今年年滿69歲的帥阿伯,用十幾年的時間重新幫迪士尼這個即將滿百歲的老牌娛樂王國送進新時代如果看的是當年的財報,投資人有超過80%的機率不會投資迪士尼,當年迪士尼的股價不到30塊,而且這個價格徘徊了十年之久,甚至有衰退的可能性,但如果您看的是艾格這個人,您至少有50%機率會投資他一家企業過去的紙上紀錄固然重要,但『未來永遠是由「人」創造的』。
如果我們要把減法的藝術用在投資上該減去什麼應該是我們可以藉此思考的就像阿啾5月的獨立專題提到的做為一個聰明的投資人,我們應該要懂得如何「讓自己更聰明」。
#減法 #巴菲特 #塔木德 #投資 #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