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股權網站-03

富豪遊戲 倍數獲利

股權投資

何謂「股權」?

簡單來說,「股權」就是一間公司在存在期間,其股東所享有的權益。

假設今天Kiki要開一間早餐店,需要200萬,但她只有120萬。於是她找了好朋友小萱跟小鑫一起合夥各出40萬。

那麼Kiki就占這間早餐店60%的股權,小萱及小鑫則是占了這間早餐店各20%的股權。

股東的權益包含哪些呢?

表決權

公司每年會定期召開股東大會,由公司經營團隊在股東大會中向全體股東報告營運狀況,同時再由所有股東共同決議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

剩餘資產分配權

公司若要結束營運,在清算之後,股東可以按持股比例分配剩餘資產。 但是,剩餘資產將先償還債權人,再依序分給股東。

盈餘分配權

公司在每年依公司法彌補虧損或提撥法定盈餘公積後,多出的盈餘可由股東進行分配,不過公司如果無盈餘,就不會有股利了。

需承擔營運風險

公司如果經營不善,股東亦需承擔公司營運的風險,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責任僅以出資額為限,並不會要求你來償還公司債務。

股權投資是什麼?

事實上,股權投資就是投資一間公司的未來價值。

股權投資也稱為私募股權投資,是一間公司在還沒上市上櫃(IPO)之前,投資人投入資金以幫助其擴大發展,等待其成長茁壯後,再以高價脫手的投資方法。

然而對一間公司來說,股權投資是為了進行「重大改變」時所做的融資方法,像是:拓展新業務、調整營運方式、為收購準備資金、整合其他資源、降低營運風險或是替上市做準備等等變革。

在資本市場中,股權投資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像是著名影星阿諾史瓦辛格就曾在Google還沒上市之前,投資Google,待其上市後,總共獲利了上萬倍,高爾夫球界球星老虎伍茲同樣投資Google,也獲利了近萬倍。昇陽電腦公司的創辦人當初投資Google二十萬美元,在Google上市後獲得了約三億美元的回報。1995 日本首富孫正義於1995年投資200萬美元給了當時還在車庫發展之中的 YahooYahoo在美國上市後,孫正義僅出售其持有 2% Yahoo股份,就套現超過4億美元,淨賺超過3億美元以上,就連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他所擁有的資產僅三成是來自於股票投資,其餘七成都是在股權投資當中。

簡單來說,股權投資就是「看中有潛力的公司,投資他們並賺取超高報酬。」聽起來跟價值投資的概念蠻接近的,其實操作理念是一樣的,差別僅在於「上市」而已。

股權投資的迷人之處

一種「創造價值」的投資方式。

風險抵抗的潛力

股權投資能夠抵禦許多外在的風險,影響股票市場波動的因素,對股權的影響微乎其微,比如說政治地緣不能影響您的海外資產,區域性的波動不會影響到安全區域,不同產業別大多不會直接影響您的資產。因此,股權分散投資風險的潛力上升。

提高投資的效率

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集合投資方式,能夠將交易成本在眾多投資者之間分擔,並且能夠使投資者分享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相對於直接投資,投資者利用股權投資方式能夠獲得交易成本分擔機制帶來的收益,且股權投資位於公司發展初期,取得每一股的成本相對來得更低,以助於提高投資效率。

可被傳承與累績

依照繼承法與公司法,只要是公司的股東就表示股權屬於其資產,資產是可以被繼承的。依照公司法,若其它股東不同意繼承人取得遺贈之股權時也必須將股權買回,也就是說會因此取得交易之現金,因此股權是能夠被傳承下去的。然而,大多數的投資都有短周期的特性,只有少數投資能夠持續累積並且獲得增長,就像投資房地產可以被累積一樣,這是少數不用吃「歸零」膏的投資,股權投資就具備了這樣的特點。

創造選擇的權力

很多人擔心投資了股權無法在短時間獲得收益,其實不然,股票是有配股配息的,同樣的股權也是。基本上只有公司體質良好,年年獲利,就算不上市投資人同樣可以享有每年高額分紅權益成功的幾次股權投資就可以讓您拿回人生選擇的權利,成功的股權投資不只是拿回財富分配的權力,更可以因此取回人生的選擇權,讓自己可以做出更多自己喜歡的選擇。

超額獲利的威力

與著重季度盈利的公開市場相比,擁有股權可放眼長線策略,耐心等待有望帶來可觀投資回報的機遇會,股權投資往往都能帶來倍數的投資回報,原因在於「資本市場遊戲規則與方式」,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本益比這個倍數。如果你投資的企業發展順利,營業額成長了三倍,這時股權反應出來的價值會遠遠超過三倍這個數字,因為營業額成長能夠帶來的想像力跟資金效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樣一間餐廳不考慮其他因素,單純的只觀察營業額數字,一年五百萬的營業額跟一年一千五百萬的營業額,未來性與發展性完全不同,所以價值不會只差三倍。

股權VS股票

私募股權

上市股票

股權投資的退場機制

階段性出場讓資產配置能夠更彈性。

一、IPO:公司順利上市,所擁有的股權能夠直接在公開市場流通交易。

二、交易:

  (一)轉讓:透過平台或是找到合適的投資人,將股權轉讓出去。    
  (二)併購:若所投之公司被其他企業併購,併購方有很大的機率會將股權買回。
  (三)回購:有些企業會有回購機制,但這對企業本身會是個壓力,存在一定風險。

三、清算:公司結束營運,會將所有有價值的物品轉換成現金,在分配給公司之股東,此方法不一定會虧錢。

參與股權投資一定要了解的「金融路線圖」

企業從零走到上市的這個過程中要經過幾個階段,在資本圈我們稱它為「金融路線圖」。

一間企業要走到上市是需要很多資源跟財力支持的,這個過程中要經過幾個階段,分別是:創始輪(Founder)、共同創始輪(Co-Founder)、天使輪(Angle)、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及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這個只是基本的架構,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按照這樣的流程。

基本上從天使階段到私募基金都算是私募股權階段,也是個人投資者比較有機會參予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愛好者與支持者,越早的階段相對的投資金額會比較低,承受的風險也比較大,但相對的,投資報酬率也會比較高一點。

股權投資的風險

評估價值帶來的風險

在股權投資的過程中,對項目進行的價值評估決定了投資人在企業中最終的股權比重,過高的評估價值將導致投資收益率的下降。但由於私募股權投資的流動性差及未來市場、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使得投資的價值評估風險成為股權投資的風險之一。

影響短期資產配置

股權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投資過程,從天使階段到上市會經歷數年時間,若投資人沒有做好資產配置,將會有資金卡在股權投資上面而無法使用的風險存在。

如何挑選股權投資項目?

提高投資成功率,而非等待最佳時機。

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曾說過,一個投資在成功率只有50%時並不是最好的出手時機,但等到成功率有90%時才出手又太晚了,因此,70%的成功率才是最佳出手時機!

提高成功率的小技巧:

合適的領導者

企業在創始初期,領導者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深入了解領導者是否對企業有熱忱、專注力與責任感的時機。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絕對能夠帶領整個公司前往更好的未來。

優秀的團隊

優秀的團隊與合適的領導者一樣,是不容忽視的評估要點。擁有共同的目標、相互信任、明確的分工與專業領域等都是投資人需要參考。很多時候,投資人只要選對了「人」,項目的成功率就會大幅提升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