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成功的道路上,有兩個影響成功的核心要素,假設您有一億資產,每年的配置報酬率10%就是一千萬年收入,每年的配置報酬率5%就是五百萬,每年五百萬對於99%的人來說已經可以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但如果只有一千萬,每年10%只有一百萬,5%只有五十萬,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倍。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找到放大本金的機會,我們的財富增長永遠會慢人家一步。
這個道理巴菲特從來沒有公開說,但巴菲特就是這麼做的,巴菲特26歲第一次創立合夥公司只出資1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三萬臺幣,但其他合夥人共出資十萬多美元,相當於今天的三千萬臺幣,這是巴菲特第一次開始合夥做投資,投資人出資的金額是巴菲特的一千多倍!
巴菲特在創造收入的過程中不斷的想辦法提高報酬率,但在本金到達一定規模後20%幾乎是一個天塹,哪怕是金融知識這麼普及的現代,也沒有多少人可以在10億本金的量體之上年年創造20%的收益,而巴菲特是頂尖的投資人,我們只是普通的投資人,能夠做到15~20%已經是非常好了。
也因此達到年化報酬率20%後巴菲特開始持續不斷的放大本金。
巴菲特年年都講保險浮存金,因為波克夏手中的現金幾乎都是靠浮存金來的,因為現代人人都買保險,因此波克夏光是賣保險手中的浮存金就增長到千億美元的等級,這是波克夏的投資本金來源,這也表示大多數人都把錢都拿去給保險公司賺錢了,這些現金可以讓巴菲特時常做出大象級的併購,而這些併購案可以為波克夏帶來更高的市值與現金流。
試想,一千億一年創造20%的投資報酬率是多驚人的數字。
我們都應該找到讓自己本金增長的方式,把一百萬變兩百萬很容易,一億要變兩億就很有挑戰了,富豪榜上的所有人幾乎都有一個特徵,他們都有優秀企業的持股,甚至本身就是優秀企業的創辦人,巴菲特做投資都做到公司上市,不正是放大本金的最好例子嗎?
<二>
觀察富豪榜上的每位超級富豪,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們都了解商業,而且大多兼具企業家跟投資人兩個身分」。
一個市場投資人,如果不能了解商業市場脈動,那該如何掌握市場?
一個創業企業家,如果不知道怎麼投資,那該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
日本首富孫正義,自己經營企業,懂投資,也懂企業收購,同為日本首富,Unique的創辦人柳井正,賣衣服賣成日本首富,同樣是賣衣服,為什麼人家就能賣成首富?自己經營企業,懂投資,也懂企業收購。
臺灣首富郭臺銘,自己經營企業,懂投資,也懂收購,因為都經營企業,也都了解商業跟投資,所以共通點都一樣。亞洲糖王郭鶴年,懂經營企業,懂投資,也懂收購。知識的落差造就了財富的落差,資本市場正好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卻沒有多少人願意深究其中。
比爾蓋茲懂經營企業,懂投資,投了beyond meat順利上市,也懂收購。前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年薪14億美元,懂投資也懂收購的專業經理人,身價遠超許多上市公司。
股神巴菲特呢?
巴菲特買下了紡織公司,然後轉變成經營投資組合的控股公司,難道就不是在經營企業嗎?所以巴菲特也經營企業,一樣懂投資也懂收購,但很遺憾亞洲媒體把巴菲特渲染成買賣股票的股神,而不是收購整併的專家,「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
併購需要在買方、賣方、雙方股東、市場、發展、機會、策略等非常多元的面向中取得平衡,並且讓彼此全體從中獲益,就算買賣不成還要維持彼此商譽跟友好,如此盤根錯節的種種因素,在商業市場上被稱為一種藝術。
巴菲特靠著被稱為藝術的商業技術,收購波克夏,然後收購了保險公司,一步步成為今天的波克夏。巴菲特沒有告訴人們他多會做併購,並藉此累積了驚人的資產,而媒體只告訴人們他多會買股票,所以走錯路的人們永遠不會成為巴菲特。
<三>
商業管理學士、經濟學碩士、銷售過投資產品、擔任過證券分析師,更在26歲就創立合夥公司,僅出資100美元,其餘合夥人共出資10萬多美元,6年後該公司市值達到七百多萬美元,100美元取得的佔比約15%,40多年後,這個人成為了世界首富,被人們稱為「股神」。
從過去巴菲特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判斷出,巴菲特當時就了解什麼是『股權結構』以及『資本運作』這些最頂層的商業知識。巴菲特的父親是證券經紀人,而且能為巴菲特引薦「高盛」的董事會成員,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巴菲特有足夠豐富的『商業與資本知識』加上『頂級人脈圈』。
後來巴菲特解散了合夥事業,開始經營波克夏,波克夏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紡織產業一蹶不振,但巴菲特非常善於運用資金,持續收購私人企業以及買入股權。
巴菲特『駕馭金錢的能力』並『持續買入資產』讓波克夏成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受事業夥伴「查理盟格」以及「龐大資金規模」的影響,巴菲特中後期跳脫了過去舊的價值投資方式。
這樣的投資方式成為了波克夏重要的投資哲學,讓巴菲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見,『合作夥伴』與『學習修正』是波克夏最終獲得成功的關鍵。
巴菲特雖然不再是世界首富,我們也很難經歷巴菲特的人生,但做為一個投資人,巴菲特成功的關鍵值得我們學習,巴菲特的成就也值得我們追尋,我們無法複製巴菲特的成功,也無法複製出一個巴菲特,想要成為巴菲特也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不同的人、事、時、地、物,沒有相同的天時、地利、人和。
但可以藉此知道我們應該累積什麼樣的能力
『知識與智慧』、『人脈與關係』、『資源與機會』、『夥伴與經驗』、『駕馭金錢的能力』、『自我修正的能力』,藉由這些能力的累積,雖然無法成為巴菲特,但我們可以活出更好的自己,以及過上更好的人生,巴菲特的成功為更多投資人樹立了榜樣。
做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我們不需要成為第二個巴菲特,但我們應該學習成為更卓越的自己,阿啾雖然沒有金湯匙,但是我們能自己拿湯匙,這些能力的累積,確實能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巴菲特 #財富 #增長 #報酬率 #投資報酬 #投資人 #股票 #股神 #波克夏 #首富